一张图文原稿,往往要经过许多设备的处理,才能得到其复制品。这些设备包括输入设备、图形及图像处理设备、输出设备等。数字化印前图文信息处理系统是开放型的,并不受限于所使用的设备、和工艺过程。各种品牌、类型和颜色特征的设备的呈色特征的多样性增加了颜色准确再现的难度。图文信息在这些设备的传递过程中,难免会产生信息损失,甚至会使复制出的图像与原稿无论在色彩、层次及饱和度上均相去甚远。此外,印前处理基本上已经决定了该品的大致质量特性,过程中所能调整的仅为网点还原特性、墨色的深浅等。要改变图像的色彩、色调结构,提高视觉效果,最主要的还是要在印前的选材、分色的操作上下功夫才行。可以说一些主客观因素导致制作初期产品质量的“等级”就已注定。
中因客户提供的图片质量参差不齐,造成品的质量难以保障。若无高质量的原稿就不可能保证高质量的品,这是因和果的关系。用数码相机拍摄的原稿要处理成A4幅面的彩图,如果没有600万像素以上精度、带专业光学镜头的家用高端或专业数码相机,是极难满足印前制作要求的。另有网络下载的图像由于受网络带宽的限制或者网络图像本身的精度就不高(网络上可供传输、下载的图像分辨率往往很低,基本上是72DPI),难以满足需要。要达到专业的要求,分辨率一般要达到300DPI。
在彩色作业中,常出现脏、堆墨、标题或实地发虚等质量问题,这些质量问题的产生一方面不能排除所使用的纸张、的适性和设备方面的因素,但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印前设计未能很好地结合生产中的实际要求所致。
印前设计造成脏的原因是图片阶调值总和即总量设置得不够切合实际,不带的冷固型单张纸阶调值总和规定不超过260%。在实际工作中很多人不了解这些,只凭个人的喜好去追求色彩饱满,常会将阶调值总和设置得很高,造成用实地压出标题至使大面积的暗调部分堆墨、发虚,以及诸如叠印不牢、背面透印和由于未充分产生的背面蹭脏等现象。对于这些问题,在实践过程中,必须找到行之有效的解决办法:其一,合理设置图片阶调值总和,有意识地将图像总量尽可能接近于而不是高于国标值,这样出来的图像才能够既有层次和清晰度,同时又能减短时间,使印品不易脏。其二,合理运用底色去除技术,部分去除底色,合理控制中性灰,拉大图像反差,增加饱和度。这样既能有效地保证图片色彩鲜艳,又不易产生堆墨、色彩沉闷和脏。考虑到商业轮转的网点扩大等情况,用90%左右的深网替代实地,对解决标题或实地的发虚、偏色很有效。
通常黑字要正片叠底,要用100%的黑,在大面积的黑中要加入至少35%的青,但操作人员却不明白为什么要这样做。在这里我结合手中的资料和自己的经验简要谈一下其中的原因。
我们在画色彩画(水粉画)的时候,会碰到一种情况,就是用单纯的黑色画色彩时,画面干后会发现黑色发灰,这时我们加入一部分的普兰色或深红色就会感觉到黑色变得厚重,同样的道理,在设计时大面积的黑色中加入至少35%的蓝色,就会觉得颜色变得厚重。为什么不加入红色呢?这里我们就要看看黑色在软件和中的各种情况。
在Photoshop中四色黑的设定是很特别的,就Photoshop7.0而言,软件默认的黑色总是为:C75、M68、Y67、K90,这是个不太好理解的数字熎涫嫡飧瞿认的黑,Photoshop是以LAB模式来作最初设定的,数值为L0、a0、b0,这是软件系统内的计算数值,而RGB色的R0、G0、B0这个色与L0、a0、b0完全相同,所以这个色也是准确的“黑”色。但是,CMYK色中,K100——也就是平时所说的黑并不能准确地表达这个“系统黑”,在比CMYK色系更大的RGB(Lab)色系中,K100只是个不彻底的深灰色而已,而且这个深灰色是偏红色调的!在实际过程中这是真实存在的现象,师傅们无论用多名贵的黑(K)色,印出来的效果总是远远不如RGB(Lab)色系上的黑,而且还偏红色调。关于偏红这一点,我们可以看大量的品中的“灰”色部分——仔细、长时间观察就会发现它们都是不纯净的灰红色。
现在我们就很容易理解为什么会有Photoshop中这个令人费解的数值了:C75、M68、Y67、K90,即然单黑还不够黑,那就多加点其它颜料,事实证明CMY与K共用时,能得到更饱满的黑色效果,而且同时也为了修正那令人不愉快的“偏红调”,C、M、Y、K色系又加了约8个百分点的青(C)墨来,其实就是这样一个简单而有效的方法使得出的产品色彩更正确。
我们还可以更深入地讨论一下黑(K)墨的偏色:把黑墨用白色的冲得很淡时(注意不是减网),单黑(K)墨是偏青色调的,但随着冲淡的减弱,偏色会慢慢偏向青-紫蓝-紫-紫红-红色。可为什么品中并没有看到偏蓝色呢?用放大镜来看品中的灰度色就会发现,其实它们并不是用白色的冲淡调和来产生的,而是用100%的黑墨通过减网来实现,所以它们都显示出最深时的偏色:偏红色调。
在中红色是具有渗透性的颜色,也就是在所有的颜色中,红色更让人感觉到颜色的存在。当黑色中加入红色时,会让人明显地感到红色显现出来,而蓝色则没有这种情况。
由于所有单黑的灰度色,严格来说都是微偏红的,所以在Photoshop中,想要得到理想的灰度色,最好都要多加一定比例的青(C)色。
对于文字,我们都知道多通道的黑色会很容易印糊掉,所以在Photoshop中设计的文字时(特别是小字),必须用100%的单(K)黑。
若有灰色块,文件做的是K20,在出片时灰片发出来会有网点,显示器上看不到网点,这主要是颜色的深浅是由网点的疏密来控制的。屏幕上显示的是一个色块,但是依托网点来实现的,我们用放大镜来看,其实每个网点的颜色都是纯色的,只是它们的分布有疏密。那怎么才能做出不露白的灰呢?建议用非渐变的专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