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人们总是将塑料和“白色污染”联系在一起,把易降解制成的产品视为绿色,而没有考虑到产品生产过程是否会造成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以及产品使用后能否重复利用。例如,有些人将纸一律视为绿色,将塑料置于绿色的对立面。那么,到底何为绿色?
其他无法替代
不久前举办的绿色橡塑行业论坛上,与会专家澄清,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的即为绿色。以安全卫生、环境友好、节约资源的三把标尺来衡量,以全生命周期分析来看是环保的,才是绿色。因此,纸如果在造纸过程中污染严重或是回收处理不当,则不符合绿色的要求;而塑料如果实现了减量化、资源化、循环利用,就是绿色。
有研究显示,塑料能获得大量应用是因为其拥有更轻的质量,相比和金属来说具有较低的碳足迹。从综合性能来看,塑料也具有其他无法替代的优点。高密度聚乙烯比无漂白的购物袋的全生命周期的污染要小很多。若在领域全面禁塑,将会造成更大的污染。
全生命周期设计先行
除了所用的,还要从使用者和使用环境考虑是否绿色。如果直接用料少,在运输的时候使用的可能就多。在满足功能的前提下,遵循循环经济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经济活动行为原则,尽量减少整个生命周期过程中垃圾的产生量,就是绿色设计的出发点。这一方面可以通过产品设计达到轻量化的效果,减少原的使用量;另一方面可以采用利于回收的塑料原料,减少永久固体废物的产生量。在设计和开发方面,全局的眼光对开发一种成功的商品来说是必不可少的。
最近上市的可口可乐“冰露”饮料瓶就是绿色设计先行的代表。“冰露”轻量瓶的瓶身仅重9.8克,较原瓶减重超过35%,相应减少35%的碳排放,而普通塑料罐装饮料瓶的质量约为16克。而且它的瓶壁厚只有0.1毫米,可轻松扭成条状,节省70%以上的回收空间。这款产品之所以能做到比普通减重近40%但承重等物理性能却没有降低,和其技术设计是分不开的。新瓶盖采用了窄口设计,直径和高度变小让瓶盖聚乙烯的用量减少了50%,但性并没有变差;瓶壁采用了不同的加强筋结构,虽然厚度只有0.1毫米,但足以保证装有饮料的瓶身不会变形;瓶底的外观花瓣式纹路比普通瓶子多了1倍,从而实现了薄底抗压。
回收难也是影响塑料“形象”的重要因素。因此,更易循环利用也是塑料设计的重点。据生产企业介绍,设计时尽量使用同一或是易分离的、易循环再生的,就能提高塑料的循环使用率。双峰高密度聚乙烯、茂金属聚烯烃、具有优质阻隔性能的耐水改性聚乙烯醇膜等,在损失既有性能的前提下,能降低薄膜厚度。这样的轻量化、单一原料的原料不失为一种良好的选择。如可热封拉伸薄膜加罩光油可显著减少的用量,已在冷饮方面得到了大量应用;高茂金属聚烯烃可以减少薄膜的厚度;共挤技术可以精确控制各层膜厚度,因此价格高的阻隔层厚度可以被控制得很薄,同时其保鲜性能还能成倍甚至几十倍地提高。
短寿命优选全降解塑料
在清华大学郭宝华教授看来,生物塑料并不能完全替代普通塑料,但对于一次性用品或是生命周期短且不易回收的产品而言,比如地膜或家庭用,全生物降解就是一种优选。
聚乳酸这种最先工业化的全降解塑料已在等领域获得了广泛应用。以零售巨头沃尔玛为首的大型零售商早在几年前就开始推广使用聚乳酸透明硬质盒和袋,而且越来越多的零售商加入了这一行列。
瓶领域全降解塑料的应用最近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可口可乐新推出了100%可回收利用的。该公司年底将把这种试用于瓶装水。今年3月,美国绿色星球矿泉水瓶公司推出了100%生物塑料饮料瓶,而不再是可降解塑料/普通塑料的混合瓶。正在上海举办的世博会和北京奥运会也都采用了聚乳酸为原料的一次性餐具。
据了解,重14克的普通聚乙烯如果用改性聚乳酸来替代,质量只有1.5克。聚乳酸实现万吨级工业化生产后,价格将接近传统聚乙烯薄膜。届时绿色塑料将离我们更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