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盈亏点徘徊的造纸企业迎来了一丝暖意,市场数据显示,国内部品已经提价,近期,提价100元/吨。但业内人士透露,此次提价主要是因为原价格上涨,在产能过剩情况下,国内纸业公司恢复景气度还要看下游需求。
涨价难摆脱亏损
国内纸品主要分为纸和文化纸两大类,市场数据显示,从去年4月份到今年过年前,纸中的箱及瓦楞原纸价格上涨了10%,文化纸中的也迎来了难得的一次提价,终端均价为5650元/吨,较上周上涨2.11%。大纸厂开始喊涨纸价,各地贸易商开始跟涨报价,本周各大品牌平均涨幅100元/吨左右。
上海某分析师告诉记者,这次涨价主要是因为上游原价格上涨了,但下游需求看不到明显好转的迹象。从国内目前产能来看,整个行业好转最起码要两年后。
昨天,造纸业内人士向记者证实了涨价,但厂家对此次涨价的底气明显不足。
山东造纸企业华泰股份人士告诉记者,只是年前发了提价函,但具体能不能涨得起来,市场接不接受涨价,还是观察进一步的反应。
太阳纸业人士表示,业务一直在盈亏点徘徊,所以涨价是趋势,这次涨100元,对业绩影响也很小。不过即使只是涨九牛一毛,也很难。
上述分析师告诉记者,2011年3季度,的价格是6700元/吨,从这之后,的价格一直在跌,最多是微利状态。
上述华泰股份人士则表示,目前公司的业务是亏损的。“公司正在开辟出口,不过即使是出口,依然摆脱不了亏损状态。”
产能过剩导致提价难
上述分析师告诉记者,造纸行业自从2010年7月以来,就一直难以摆脱低迷态势,而去年则是造纸业最艰难的一年,一方面,产能释放完成,另一方面,下游需求进一步下滑。
记者了解到,自2009年下半年开始,美国和欧盟对国内征收“双反”关税,而就在美国和欧盟频频使用贸易救济措施时,国内正处于投资热潮期。2010年上半年金光纸业新增60万吨的产能,2010年下半年日本王子新增40万吨的产能,华泰股份投资的年产45万吨高档项目和晨鸣纸业的80万吨项目在2011年达产。
欧美等重要市场对中国征收惩罚性关税,导致部分回流国内市场,国内产能严重过剩。
上述分析师对记者表示,2013年和2014年,几乎没有企业有投放产能的计划,特别是文化纸领域,投资更少。现在主要就是看下游需求,需求慢慢变好,造纸业的日子就好过一点。所以,这次提价能不能全面执行,还要看后面的市场反应。
据了解,去年8月底、9月初,国内部厂就密谋涨价,并未得到市场响应。由于下游订单不足,经销商不敢积极备货,导致纸厂库存进一步加大。当月,华南地区箱板、厂陆续下调纸价100—200元/吨,随后厂家库存才有所改善。